在陜西,不僅有秦始皇兵馬俑、文旅頂流大唐不夜城、網紅打卡地袁家村、非物質文化遺產漢中藤編、暢銷全國的洛川蘋果,還有100%自動化的智能車間、鈦及新材料產業集群……
當前,陜西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體系正在加速迭代。先進制造、現代能源、文化旅游、戰略性新興產業等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勢頭已起,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與半導體器件等產業風頭正勁,31條工業產業鏈、9條農業產業鏈、8條文旅產業鏈和8條服務業產業鏈縱深推進,富有陜西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藍圖已經呈現。
文旅持續出圈,激發消費活力
“落吊橋,開城門,迎貴賓……”隨著如雷的鼓聲與“唐朝迎賓使”渾厚的嗓音,記者仿佛穿越回了唐朝。這是西安城墻永寧門下的一場以唐文化為主題的演出《夢長安——大唐迎賓盛禮》的現場。千年城墻與現代化都市、傳統文化與高科技相得益彰,使人們既能體驗盛唐文化的古韻,又能感受現代化城市的便利。
晚上20時,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盛唐密盒”“華燈太白”等主題演出點前人頭攢動。“我們強調一步一景,街區一共設立了22個演出點,每天提供50多場精彩的主題演出。暑假期間,日均客流量達到30萬人。”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咸陽市禮泉縣袁家村地處陜西關中渭北,距離西安機場35公里,過境公路有福銀高速、關中環線。2007年以來,袁家村以鄉村旅游為突破口,引來了800多名創客,吸納就業3000多人,實現年游客接待量600萬人次以上,旅游收入超過10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10萬元以上。
“從發展鄉村旅游,到轉型鄉村度假,再到發展產業,進城出省,袁家村的旅游發展經過3個階段。”袁家村村委會副主任郭洪江介紹說,“通過旅游吸引游客來,通過誠信做品牌,以食品安全為突破,銷售當地農副產品,帶動農副產品的加工,加工產量會倒逼一產的種養殖,最后形成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近年來,圍繞資源稟賦,關中、陜北、陜南分別規劃建設綜合文化旅游區、紅色文化旅游區、自然風光和生態文化旅游區,充分發揮區域優勢,體現本地特色,與美食、演藝、文創等業態融合,促進消費活力不斷提升,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工業強鏈補鏈延鏈,提升發展動力
“神舟”飛天、“嫦娥”登月、眼鏡框、羽毛球拍……位于寶雞高新區的寶鈦展覽館內,航空、航天、海洋、民用類鈦及鈦合金制品琳瑯滿目。
作為我國目前最大的以鈦及鈦合金為主的專業化稀有金屬生產科研基地,寶鈦集團擁有鈦材、裝備設計制造、新材料等3大產業板塊,形成了從海綿鈦礦石采礦到冶煉、加工及深加工、設備制造的完整鈦產業鏈,其中,主導產品鈦材年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40%以上,是中國鈦及鈦合金國標、行標的主要制定者。
在吉利汽車寶雞制造基地焊裝車間,機器人不停揮舞“手臂”,焊花飛濺,這里已經實現100%自動化。平均每90秒,就有一臺新車從總裝車間下線。吉利汽車寶雞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藍群建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共有兩款產品——銀河L7、博越L并線生產。截至2022年,寶雞公司累計制造博越產品70余萬臺,創造產值776億元,帶動40余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本地化,創造近千億元的產業帶動效應。
近年來,寶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推動鈦及新材料、汽車及零部件、優勢裝備制造、食品工業、高端能源化工5大優勢產業集群。通過強鏈補鏈延鏈,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打造了一批創新能力強、創業環境好和特色鮮明的產業園區,實現產業向集約化、集群化、規?;l展。
“陜西堅持把重點產業鏈提升作為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在鏈式創新、鏈式招商、鏈式服務上加力提效,取得成效。”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張康寧表示,下一步,陜西將繼續著力強化科技創新、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培育競爭新優勢。
聚焦非遺、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一樓生產車間,工人們手拿藤條專心致志編織;二樓展示廳,展架上陳列著各種制作精美的藤編成品,這是記者在漢中市南鄭區黃官鎮良順匠心產業園看到的場景。
“漢中藤編是以青藤、竹、木為原料,運用手工編制各種生活器具或工藝品的傳統技藝,具有純天然、純手工、綠色環保、質韌體輕、大方耐用、雅致簡樸、透氣舒適等特點。”良順藤編公司董事長、非遺傳承人陳良順告訴記者,2021年5月,漢中藤編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近年來,漢中市南鄭區積極傳承推廣“漢中藤編”非遺技藝,形成了藤編、竹編、棕編、扇編、草編“五編”特色產業,有力促進了農村勞動力居家靈活就業和庭院特色手工業快速發展。
目前,南鄭區藤編產業年銷售額5000萬元,已成為當地群眾穩定增收的重要來源。
“秦蜜、秦脆、瑞雪、瑞陽……”在延安市洛川蘋果現代產業園區種植基地,不同品種的蘋果掛滿枝頭。
洛川蘋果現代產業園區籌建于2009年,園區規劃總占地13平方公里,核心區占地5000畝。“按照‘圍繞蘋果,延伸鏈條,園區承載,集約發展’的思路,我們引進了國內最先進的智能冷氣庫和智能選果線,深入推進以分級分選、冷貯冷運、加工物流等為主的蘋果產業后整理,確保效益最大化。”洛川縣副縣長張軍旗告訴記者。
據了解,2022年,洛川蘋果總產量105.86萬噸,綜合產值130億元,89%的果農戶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蘋果真正成為洛川縣域經濟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的首位產業。
相關的文章>>
熱門搜索:
資訊
更多圖說健康
更多人民網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喬業瓊)據國家衛健委官網消息,為進...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記者李恒、田曉航)記者20日從國家衛生健康...
主要有無精打采,沒有精神,不思進[t7] 取;情緒不穩定、易發脾...
病人血壓突然升高,并伴有惡心、嘔吐、劇烈頭痛、心慌甚至視線...
常見疾病
更多體育健身
更多據悉,酷比魔方于本月12日會發布全新AMD二合一平板iWorkGT12,搭載第七
編者按:時值中報季,21世紀經濟報道& 183;南財合規科技研究院...
近年來,臨清農商銀行以服務三農為己任,嚴格落實“搶農時、保...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朱圣宇新一輪降雨將至,9月8日,河南省...
截至9月7日晚間,牧原股份、溫氏股份、神農集團等多家上市豬企...
本文從保障效益、財務規劃和風險控制三個角度分析了太平重疾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