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10月24日報道,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0000億元,增發的國債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整體提升我國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據悉,增發的1萬億元國債將作為特別國債管理。特別國債是國債的一種形式,其專門服務于某項特定政策,支持某特定項目需要。和普通國債不同,特別國債具有??顚S?、用途靈活和不計入財政赤字等特點。從過往的情況看,我國新發過三次特別國債,分別是1998年、2007年和2020年。此外,還有兩次續發。
此次增發1萬億元國債,具有多重積極意義。
首先,有助于進一步加大投資,實現穩增長預期。從增發的國債資金用途來看,在10月25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介紹,主要用于8個方向:災后恢復重建;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區為重點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點防洪工程;灌區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行動;重點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工程;用于東北地區和京津冀受災地區等高標準農田建設。
項目建設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而增發國債可以很好地滿足相關資金需求。更進一步看,這些項目的開工建設,有望推動基建領域實物工作量加快落地,有效拉動投資,帶動國內需求,進一步鞏固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董琦認為,從國債發行到項目資金落地,對經濟的刺激作用可能集中在2024年,預計可提升GDP0.4個百分點至0.8個百分點,將極大提振市場信心。
其次,有助于化解地方債務壓力。據了解,此次增發的國債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今年擬安排使用5000億元,結轉明年使用5000億元,全部列為中央財政赤字,全國財政赤字將由38800億元增加到48800億元,預計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還本付息由中央承擔,可以緩解地方財政收支平衡壓力,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同時,國債的額度增加,意味著未來地方債尤其是專項債的額度可能會適度收縮,有利于從總體上優化債務結構。
相關的文章>>
熱門搜索:
資訊
更多圖說健康
更多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5日訊 (記者 蘇蘭)江蘇省新型工業化推進...
10月22日,在杭州第四屆亞殘會隆重開幕之際,作為杭州亞殘運會...
人民網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喬業瓊)據國家衛健委官網消息,為進...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記者李恒、田曉航)記者20日從國家衛生健康...
常見疾病
更多體育健身
更多中新網南寧10月26日電 (林浩 王以照)10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
中新社北京10月26日電 (徐雪瑩)真青春·活出彩·書香為伴·夢...
中新網北京10月26日電 他偽造領導審批簽字,大肆貪腐,他通過...
中新網襄陽10月26日電 (張倩龍 周波 李勤)鶯河幸福河湖項目...
中新網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 陳杭)自2021年3月18日至2023年9...
中新網貴州遵義10月26日電 題:(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中國辣椒城...